由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重症医学分会、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承办,美国梅奥诊所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的“华西-梅奥国际重症医学大会2024”于11月14-17日在成都成功举办。本次大会设置了7场WORKSHOP、10场会前会、2场全体会议、23个专题分会,以及“中外大咖面对面”“热点聚焦”环节等。参会总人数超2600人,邀请到国内外专家365人,线上直播观看超4万人。

会议内容
大会在一场别出心裁且饱含深情的舞台节目《微光成炬》中拉开帷幕。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廖雪莲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尹万红教授共同担纲开幕式主持。大会主席康焰教授、大会共同主席Daniel R. Brown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书记程永忠、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德昌教授、四川大学副校长赵长生、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盛林先后发表致辞,向各位参会同仁表示了热烈欢迎。
“热点聚焦2024”环节聚焦于重症医学领域年度最为前沿和热门的研究进展,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优秀青年医生发表主题演讲,同时邀请该领域内具有学术权威的大咖嘉宾进行点评,碰撞思维火花。
李琴医生分享了《新型神经监测技术在重症患者中的挑战》,滕飞医师就《重症监护中的多模长程神经监测:有用or无用?》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两位医生诠释道,ABI患者的多种监测手段,包括基于时域的TCD指数,多模式ICP监测、PbtO2监测,脑电监测,而单一的监测手段肯定是不足的,而如何组合完美多模式的监测手段,还需进一步的探索。重症监护中的多模长程神经监测有用,答案也是肯定的。多模全程监测数据动态连续,预测准确,具有针对性,而监测组合仍然是难点。
在ABI多模态监测Workshop中,多位神经重症领域的专家就多模态监测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其中北科睿新提供了神经重症多模态监护系统实操设备,帮助参会者充分了解多模态监测技术在神经重症领域的应用。
北科睿新团队向参会专家和学员详细介绍了自主研发的ICMore多模态监护分析平台的功能。ICMore多模态监测平台通过实时监测整合脑电、脑血流、脑氧、动脉压、呼末二氧化碳等多维生理数据并进行二次分析,从而多维度、全方位评估患者的大脑功能状态。
北科睿新在本次会议上充分展现了其在神经重症领域的实力和技术深度。通过提供其自主研发的神经重症多模态监护系统,北科睿新不仅展现了自己的研发能力,还为与会专家和医生提供了实用的学习机会。北科睿新的产品不仅在技术上领先,更在实用性和用户体验上得到了参会者的广泛认可。
通过实时监测整合脑电、脑血流、脑氧、动脉压、呼末二氧化碳等多维生理数据并进行二次分析,从而多维度、全方位评估患者的大脑功能状态,适用于多种临床场景。

02 脑电测量系统
采用高性能脑电放大器,保证准确、可靠、高质量的脑电信号采集,辅助临床诊断,具备30种以上量化脑电趋势分析,全方位监护大脑功能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脑功能异常。

03 超声多普勒血流分析仪
全系列经颅多普勒脑血管检查功能,独有的ABI踝肱指数,可分析Lindegaard 指数、DFI脑死亡指数、脑血流自动调节指数(MX)等,直接对接北科睿新ICMore多模态平台及剑桥ICM+平台,实现脑血流自动调节评估。

北京北科睿新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北科医疗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神经医学和重症医学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致力于为神经电生理、神经重症领域提供更好、更实用的大脑功能监测设备。


欢迎关注北科睿新~